找到相关内容35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(一)

    的选择,则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的禅观思想为主,主要的项选取考量是:  一、在外部条件上,有几个相同而可以做为比较的基础,亦即:二人在佛教义学方面的成就相类,故加以并列讨论。如:(一) 在教典研读方面...  从“传承与创发”的角度来观察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之间的互动,在止观修持的吸收与转化方面,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各家禅学思想,最足以呈现中国人吸收印度(佛教)文化的成果。此中除了后来蔚为中国禅学主流的禅宗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0143493.html
  • 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(三)

    另外,中台山与清凉寺教团等则靠禅修、念佛占有了不可轻忽的一席之地。这方面也是佛教组织多元化而各具特色的表现。另外独立居士团体与佛教外围组织也纷纷涌现,如维曼佛教传道协会、现代禅文教基金会等。台湾佛教...虽综管寺院事务,但寺产的处理等方面必须受命于?管理人?。这种双重管理制曾酿成不少寺产纠纷。为改变这一弊端,1967年台湾南部34个道场曾联名发起组建?临济宗大岗山大本山法脉组织联谊会?,订立章程,试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744074.html
  • 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

    弘愿门直接说“乘佛的愿力”。要门,往生不定;弘愿,往生一定。   这方面来比较,知道:弘愿是佛的本愿。   【三个阶段】   这部《观经》讲的很多,讲了十三定观,第十三观就是“杂想观”,观想丈六金身...的真实,弘愿摄机广泛:一切善恶凡夫可以往生;行法简单:仰仗佛力,专称名号,往生一定。比较起来,这点是要门所没有的。要门,摄机不覆:定善凡夫、散善凡夫;行法复杂:散善不容易,定善更困难,而且修诸难行,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245505.html
  • 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以台湾地区为主

    诗论。因此严格的说并不是全面性的通史。但其写作观点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写,此书是以佛教文学在中国的孕育、形成、演变、和内容方面来进行研究。约有如下重点:  (1) 作者由六朝的思想、文学观念的改变,以及...学者在佛教经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中,所做开拓奠基、导引启发的贡献,是极富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地位。至于台湾方面,稍早只能在印顺法师的本大作中看到对本生、本事、因缘、譬喻等的解说而已。关于佛教经典文学研究的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545672.html
  • 宗喀巴‘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’‘大乘廿僧’释义(2)

    时代就已传入汉地,可惜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。原因是,这部释经论在驳斥外道邪说、小乘偏执和阐扬无自性空义这方面,虽然有相当卓越的建树;但是,对于蕴含在整部“大品般若经”里面,境、行、果这一贯的大乘道...完全符合“现观论”的北印或西北印流通本,这一点大抵上是可以确定的。现在剩下的问题是,为什么南、北印流通的“般若经”本在经文的内容上会有这么明显的差距呢?这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:  207页  (a)假设“...

    陈玉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0946318.html
  • 平心静气

    path)和胜义谛等的开示。  一旦我们在这方面能建立其开示内容的可信度之后,那么自能增进老师本身的说服力。此外,我们应细察某些示现极隐微相的殊胜经文,以确定其意义和经文本身并没有内在不协调的矛盾...危险。  所以我们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爱或慈悲。其中一种是建立在执著心或是沾染执著色彩的慈悲或爱。这类的爱或慈悲以及亲密感,是相当偏颇又有偏见的,因为其立基点是出于对某个亲爱对象的感情或执迷。另一方面来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346520.html
  • 《弘明集》所反映的佛教观念

    力图辨明,孔老释三家,孰为根本依据,谁应据中心地位的问题,这就引出了本末之争。前辈学者汤锡予认为本末源流可从方面看。[4] 若以道玄为本,佛老均可为本,周孔的经世之教便成了末;但若是释道两家互争高下...宗旨的说明,并未逾出后汉以来的大文化环境,这一方面表现于佛道仍然往往并称,另一方面在宗教形式上,表现为佛道都是取法祠祀,而从黄老之学的清虚无为,省欲去奢寻求双方的共同点。牟子一方面说佛之名为谥号,犹如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5847259.html
  • 佛教与回鹘讲唱文学

    人民的这些罪恶,非常忧伤,哭着回到城里。[7]   两相对照,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,最明显的一点是,回鹘文本似乎要比汉文原典简化了不少。此外,汉、回鹘文之不同还体现在以下方面:其一,汉文本...相互关系。民间长诗的诗行,多由七、八、十一个音节构成。在诗行音节的组成、格律节奏的变化及合辙押韵等方面独具特色。例如:七、八个音节的格律,音节较少,节奏相对短促,适合于表达短暂、激烈而奔放的场面,一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4447373.html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“止观法要”之抉择(1)

    精严”两个对比概念,以做为说明的纲领。之所以提出这两个概念,主要来自方面的综合:  一、二人思想所宗的龙树中观学说,本身即展现了此一融贯与精严的特色。  龙树(Nagarjuna)菩萨,公元二、三...创修法华三昧。  (二)精严而“新义如故”的人间佛教  (三)离精严无贯摄,离贯摄无精严  一、前言  从“传承与创发”的角度来观察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之间的互动,在止观修持的吸收与转化方面,南北朝到隋唐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747484.html
  • 「六群比丘」与「六众苾刍」──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

    中通过译经引进的「众」(savgha, parisa, gana; vagga 等)。以下我们从方面来谈。首先,就语法意义而言,明清小说的此种量词「众」应用指称的对象极有限制,几乎都指佛教道教的行者...基础。 仿译的研究,除了希望揭开佛经当中那些艰涩难懂的外来语词、语句的真正意涵,以便有助于正确释读佛典之外;它另一方面的任务是,希望进一步了解:通过佛典的翻译,这些原典语言给汉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?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847510.html